环境中重金属的迁移与归宿
重金属在环境中的迁移与归宿主要涉及以下过程:
释放源
工业排放、矿山开采、农业化肥施用、城市污水及电子废弃物等是重金属进入环境的主要途径。迁移途径
- 大气传输:通过气溶胶或颗粒物随风扩散,远距离传播(如汞的全球循环)。
- 水体迁移:通过河流、地下水流动,受pH值、溶解氧、有机质影响,可能沉积或溶解。
- 土壤运移:受土壤理化性质(黏土含量、有机质、氧化还原条件)影响,通过淋溶或植物吸收转移。
- 形态转化与归宿
- 化学形态变化:氧化还原、络合、吸附等反应改变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毒性(如Cr(VI)比Cr(III)更易迁移和有毒)。
- 最终归宿:
- 沉积于底泥或土壤中(长期滞留);
- 被生物吸收(通过食物链富集);
- 部分经挥发(如汞)、或通过水循环进入海洋。
- 沉积于底泥或土壤中(长期滞留);
- 影响因素
环境条件(pH、Eh、有机质)、人类活动及重金属自身性质(溶解度、稳定性)共同决定其迁移能力和最终归趋。
这一过程直接关联生态风险与人体健康,需通过污染源控制及环境修复策略干预。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