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代码定义了一个函数 set_nome_request_cmd()
,其功能是根据不同的模式设置名称请求命令(nome request command)。以下是对这个函数的详细分析和说明:
函数签名
return_t NO_UT set_nome_request_cmd()
- 返回类型:
return_t
是一个自定义的返回类型,通常表示函数执行结果。 - NO_UT: 可能是一个宏或标识符,用于指示不进行单元测试的功能(具体含义依赖于上下文)。
函数内容解析
注释部分: “`c /* The function of recovering trip is not completed and there are bugs not fixed by
- now for the sake of cost and profit balance. If you want to enable this function,
-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legacy issue at redmine #60722. */
”`
- 这段注释说明了恢复行程的功能尚未完成,并且存在未解决的bug。需要关注红矿石(#60722)上的遗留问题,如果想启用此功能。
获取配置和全局句柄:
nome_config_handle cfg_handle = get_apply_config();
nome_global_handle glb_handle = get_nome_global();
- 通过调用
get_apply_config()
和get_nome_global()
获取配置句柄和全局句柄。
启用请求命令检查:
if (!enable_nome_request_cmd(cfg_handle))
{
g_nome.uos_events.nome_request_cmd = NOME_REQUEST_CMD_NONE;
return RET_SUCCESS;
}
- 如果无法启用请求命令,则将全局事件中的请求命令设置为
NOME_REQUEST_CMD_NONE
并返回成功状态。
模式检查:
if (is_efu_mode())
{
// The scheme of EFU is complex and needs to set the number of trailers
// (the number of trailers is a dynamically changed variable).
// At present, there is no concise scheme to realize it.
return RET_SUCCESS;
}
else if (is_dcu_mode())
{
return update_dcu_nome_request_cmd(glb_handle);
}
else
{
uos_log_err(UOS_MOD_NOME, "unknown mode, neither efu nor dcu.");
return RET_FAILED;
}
首先检查是否处于 EFU 模式:
- 如果在 EFU 模式中,由于其复杂性,函数直接返回成功,不做任何操作。
然后检查是否处于 DCU 模式:
- 在 DCU 模式下,调用
update_dcu_nome_request_cmd(glb_handle)
来更新名称请求命令,并返回结果。
- 在 DCU 模式下,调用
如果既不是 EFU 模式也不是 DCU 模式:
- 打印错误日志并返回失败状态。
- 最终返回值:
return RET_SUCCESS;
虽然在上述条件下已经处理了所有情况,但如果没有提前退出,那么最后会默认返回成功状态。
总结
该函数的主要目的是根据系统当前工作模式(EFU 或 DCU)来设置名称请求命令。它包含了一些调试信息和错误处理逻辑,以确保在不同情况下能够正确地处理请求。在某些条件下,它也表明系统尚未完全实现一些功能或存在已知问题。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