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include #include template class LockFreeQueue { public: LockFreeQueue() : head_(new Node), tail_(head_.load()) {} ~LockFreeQueue() { while (Node *old_head = head_.load()) { ...

这个队列没有明显的问题,但是需要注意一些细节:

  1. 在 push 函数中,最后一行应该加上 memory_order_release,以确保所有之前的修改都已经对其他线程可见。

  2. 在 try_pop 函数中,删除旧头节点应该在 compare_exchange_weak 操作成功后进行,否则可能会出现两个线程同时删除同一个节点的情况。

  3. 由于 LockFreeQueue 使用了动态内存分配,因此需要考虑内存泄漏的问题。可以为 LockFreeQueue 添加一个 clear 函数,在析构函数和清空队列时调用。

  4. 此外,如果有多个线程同时执行 push 操作,那么它们可能会同时读取 tail_ 的值并创建新节点,从而导致多个线程都链接到同一个节点上。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内存泄漏或者程序崩溃。一种解决方法是为每个线程创建一个本地的尾指针,这样每个线程都会在自己的尾部上创建新节点。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无锁的计数器来为每个节点分配唯一的 ID,然后在链接节点时检查 ID 是否连续,如果不连续就重新开始分配节点。

总之,实现无锁数据结构需要非常小心,需要考虑各种并发情况和边界条件。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lang.0voice.com/?id=659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