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F12 查看请求 initiator 显示 VM9:37 是什么意思

在浏览器开发者工具(F12)中查看网络请求时,Initiator 字段表示发起该请求的代码位置。如果显示 VM<数字>:<行号>(例如 VM9:37),通常表示该请求是由动态生成的脚本(而非直接来自原始网页文件)发起的。以下是详细解释和解决方法:


1. VM 的含义

  • VM 是 “Virtual Machine” 的缩写,代表由浏览器动态创建的脚本环境(例如通过 eval()new Function() 或开发者工具注入的代码)。
  • 这些脚本没有独立的物理文件来源,因此浏览器用 VM<数字> 作为虚拟标识符(如 VM9),后面的数字(如 37)表示代码行号。

2. 常见场景

  • 加密或混淆的代码:网站可能对 JavaScript 进行压缩/混淆,并通过 eval() 动态执行。
  • 浏览器扩展/插件:某些扩展会向页面注入脚本,这些脚本可能以 VM 形式显示。
  • 开发者工具手动执行:如果你在 Console 中手动运行代码,也可能触发 VM 标签的请求。
  • 广告或第三方跟踪脚本:部分第三方脚本会动态生成代码。

3. 如何定位具体代码?

  • 点击 Initiator 链接:在开发者工具的 Network 面板中,直接点击 VM9:37 链接,通常会跳转到 Sources 面板对应的代码行(但动态代码可能难以阅读)。
  • 搜索关键调用:如果代码被混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 在 Sources 面板中搜索关键词(如请求的 URL 或函数名)。
    2. 使用 XHR/fetch 断点:在 Network 面板右键请求地址,选择 “Break on” → “XHR/fetch Breakpoint”(可拦截具体请求的发起位置)。
    3. 全局搜索:按 Ctrl+Shift+F(Windows)或 Cmd+Opt+F(Mac)在所有源代码中搜索请求的 URL 或参数。

4. 注意事项

  • 动态脚本可能是网站反爬虫或保护逻辑的一部分,调试时可能需要解密或分析执行流程。
  • 如果是第三方脚本(如广告、数据分析),可能需要检查其文档或过滤规则。

若需进一步分析,可提供具体请求的上下文(如目标 URL、页面功能),以便更精准定位问题。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lang.0voice.com/?id=24322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