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以下哪些涉及napi的代码有使用问题? A. static void DerefItem(napi_env env, void *data, void *hint) { Object *obj = reinterpret_cast(data); delete obj; } static napi_value Wrap(napi_env env, napi_callback_info info) { size_t argc = 1; napi...

在分析这4个涉及NAPI的代码片段时,以下是存在问题的部分:

选项A的问题:

  1. 虽然代码逻辑正确(使用napi_wrap绑定对象并在finalizer中释放内存),但缺少对napi_wrap返回状态的检查(已修正,原描述有误)
  2. 实际无严重问题,但最佳实践应检查所有NAPI调用返回值

选项D的问题(最严重):

  1. napi_create_buffer创建的buffer没有正确管理生命周期:
    • 创建buffer后直接写入字符串内容,但没有确保buffer的内存安全
    • 从buffer读取数据时没有验证指针有效性
  2. 潜在的缓冲区溢出风险:strcpy没有检查目标buffer大小是否足够
  3. 违反Node-API的内存管理原则:创建的buffer可能被GC回收后仍被访问

选项B和C:

  • B:完全正确的数组长度获取实现
  • C:正确的大整数创建方式

总结问题代码: 主要问题是 D选项 的Buffer处理方式不安全。其他代码虽有改进空间但无功能性错误。

建议修正D选项的方案: “`c static napi_value GetBufferInfo(napi_env env, napi_callback_info info) {

  1. std::string str("GetBufferInfo");
  2. // 创建足够大的buffer(包含null终止符)
  3. napi_value buffer;
  4. void* bufferPtr;
  5. size_t bufferSize = str.size() + 1;
  6. NAPI_CALL(env, napi_create_buffer(env, bufferSize, &bufferPtr, &buffer));
  7. // 安全拷贝
  8. memcpy(bufferPtr, str.c_str(), bufferSize);
  9. // 获取buffer信息时验证结果
  10. void* tmpBufferPtr;
  11. size_t bufferLength;
  12. NAPI_CALL(env, napi_get_buffer_info(env, buffer, &tmpBufferPtr, &bufferLength));
  13. // 创建字符串时指定明确长度
  14. napi_value returnValue;
  15. NAPI_CALL(env,
  16. napi_create_string_utf8(env, static_cast<char*>(tmpBufferPtr),
  17. bufferLength - 1, &returnValue));
  18. return returnValue;

} “`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lang.0voice.com/?id=23299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