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没有具体的代码实现细节,以下是一般的实现思路:
在 Golang 后台获取钉钉邮箱并生成一个 token,并将该 token 存储到数据库中或者 Redis 等缓存中。
跳转到 PHP 后台时,在 URL 中携带上该 token,例如:http://example.com/?token=xxxxx。
PHP 后台接收到请求后,从 URL 中获取 token,然后去数据库或者缓存中验证该 token 是否有效。如果有效,则根据该 token 找到对应的用户信息(即钉钉邮箱),然后自动登录该用户。
如果 token 无效,则跳转到登录页面让用户重新登录。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
Golang 后台:
// 生成 token 并存储到数据库中
func generateToken(email string) (string, error) {
token := uuid.New().String()
if err := db.Set(token, email, time.Hour); err != nil {
return "", err
}
return token, nil
}
// 处理钉钉登录成功的回调
func handleDingTalkLoginCallback(w http.ResponseWriter, r *http.Request) {
// 解析回调参数并获取钉钉邮箱
// ...
email := "foo@bar.com"
// 生成 token 并跳转到 PHP 后台
token, err := generateToken(email)
if err != nil {
// 处理错误
return
}
http.Redirect(w, r, "http://example.com/?token="+token, http.StatusFound)
}
PHP 后台:
// 获取 token 并验证是否有效
$token = $_GET['token'];
$email = get_email_by_token($token);
if (!$email) {
// token 无效,跳转到登录页面
header('Location: /login.php');
exit;
}
// 自动登录用户
$user = get_user_by_email($email);
if ($user) {
login($user);
}
// 其他业务逻辑
// ...
其中 get_email_by_token
和 get_user_by_email
都是根据 token 或者邮箱从数据库中查询用户信息的函数。login
则是将用户信息写入 session 等地方实现自动登录的函数。具体的实现细节和代码结构可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