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代码中,liveStreamDelegate?.poseLandmarkerService(...)
是通过委托模式与外部组件或控制器进行通信的。以下是这个过程的详细说明:
委托模式(Delegate Pattern):
- 委托模式是一种常见的设计模式,通常用于在对象之间传递消息或事件。一个类可以定义一个协议,其他类实现这个协议以响应特定事件。
liveStreamDelegate
属性:liveStreamDelegate
是一个可选属性(如PoseLandmarkerServiceLiveStreamDelegate?
),它通常指向实现了PoseLandmarkerServiceLiveStreamDelegate
协议的对象。这通常是某个视图控制器或其他处理逻辑的对象。
调用协议方法:
- 当检测完成时,通过调用
liveStreamDelegate?.poseLandmarkerService(...)
方法,将结果 (ResultBundle
) 和可能出现的错误回传给委托对象。 - 由于使用了可选链(optional chaining),如果
liveStreamDelegate
为 nil,这行代码不会导致程序崩溃,而是安全地跳过调用。
- 当检测完成时,通过调用
与外部组件或控制器通信:
- 外部组件(例如,一个视图控制器)需要遵循
PoseLandmarkerServiceLiveStreamDelegate
协议,并实现其中的方法。当poseLandmarkerService(_:didFinishDetection:error:)
被调用时,外部组件就会接收到数据并进行相应处理。 - 这样的设计使得
PoseLandmarkerService
类能够独立于具体的 UI 或业务逻辑,实现模块化和解耦合,从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复用性。
- 外部组件(例如,一个视图控制器)需要遵循
示例
假设有一个视图控制器如下:
class ViewController: UIViewController, PoseLandmarkerServiceLiveStreamDelegate {
var poseLandmarkerService: PoseLandmarkerService!
override func viewDidLoad() {
super.viewDidLoad()
poseLandmarkerService = PoseLandmarkerService()
poseLandmarkerService.liveStreamDelegate = self // 设置代理
}
func poseLandmarkerService(_ poseLandmarkerService: PoseLandmarkerService,
didFinishDetection result: ResultBundle?,
error: Error?) {
// 在这里处理从 PoseLandmarkerService 返回的数据
if let error = error {
print("Error occurred: \(error.localizedDescription)")
} else if let result = result {
// 处理检测结果
print("Detection result received with inference time: \(result.inferenceTime)")
}
}
}
在这个示例中,当姿态检测完成时,结果会被返回到视图控制器,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