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Summary 如何体现接口响应时长

在Prometheus中,Summary类型的指标可以用来记录接口响应时长。它会计算出请求处理的持续时间,并提供各种统计信息,如总请求数、请求处理时间的总和以及分位数等。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Python示例代码,使用prometheus_client库来记录和推送接口响应时长的Summary指标:

from prometheus_client import start_http_server, Summary

# 创建一个Summary对象,用于记录接口响应时长
summary = Summary('api_response_time', 'Response time of my API')

# 处理请求并记录响应时长
@summary.time()
def handle_request():
    # 执行接口逻辑

if __name__ == '__main__':
    # 启动Prometheus的HTTP服务器,默认在端口8000上监听
    start_http_server(8000)
    
    while True:
        # 处理请求并记录响应时长
        handle_request()

在上述示例中,api_response_time是自定义指标名称,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每次调用handle_request()函数时,都会自动测量其执行时间,并将结果记录到名为api_response_time_seconds的Summary指标中。

您可以通过访问 http://localhost:8000/metrics 来查看已暴露的指标数据,并使用Prometheus或其他工具对这些数据进行监控和可视化。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lang.0voice.com/?id=17518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