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请用地理信息系统二次开发知识简述 private void 等高线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RasterLayer pRasterLayer = null; for (int i = 0; i < axSceneControl1.Scene.LayerCount; i++) { ...

这段代码是一个地理信息系统(GIS)二次开发的示例,它实现了生成等高线图层的功能。以下是对该代码的简要解释和实验思路:

  1. 首先,通过循环遍历场景中的图层,找到名为”dem.tif”的栅格图层(IRasterLayer对象),并将其赋值给pRasterLayer变量。

  2. 检查是否成功获取到栅格图层,如果未获取到则弹出提示框,并结束方法。

  3. 将pRasterLayer转换为IGeoDataset接口,以便后续操作使用。

  4. 创建一个RasterSurfaceOpClass对象作为ISurfaceOp接口的实例,用于进行表面操作(例如生成等高线)。

  5. 将surfaceOp对象转换为IRasterAnalysisEnvironment接口,以设置分析环境参数。你可以在此处设置一些特定的表面操作参数,例如z因子等。

  6. 使用surfaceOp.Contour方法根据rasterGeoDataset(栅格数据集)生成等高线特征数据集(IFeatureClass对象)。其中5表示等高线间隔值,在这里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调整。

  7. 创建一个FeatureLayerClass对象作为IFeatureLayer接口的实例,并将刚才生成的等高线特征数据集赋值给featureLayer.FeatureClass属性。

  8. 将featureLayer添加到axSceneControl1.Scene中显示等高线图层。

以上是对代码进行实验时可能要考虑的主要步骤和思路。你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扩展,例如调整等高线间隔、设置符号样式等。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lang.0voice.com/?id=10579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