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ocker:一种开源的容器化平台,用于构建、运行和部署应用程序。
- 容器:一个独立运行的软件包,其中包含了所需的全部代码、库、依赖项和配置文件。
- 镜像:Docker中使用的可重复构建的虚拟环境,可以用来创建容器。
- 仓库:存储Docker镜像的地方。
- Dockerfile:一种文本文件格式,用于定义Docker镜像的构建过程。
- 构建:指从Dockerfile生成镜像的过程。
- 运行:启动并运行一个容器实例。
- 网络:在多个容器之间提供通信和连接性的机制。
- 存储卷:在主机和容器之间共享数据的机制。
- 持久化存储:通过将数据保存到永久性存储设备上来确保数据不会丢失或损坏。
- 多阶段构建:一种优化Docker镜像大小和性能的方法,在单个Dockerfile中执行多个步骤以最小化镜像大小,并提高构建速度和可维护性。
- 打标签:给一个镜像打上标记,以便将其区分为其他版本或变体。
- 发布/推送镜像: 将一个已经构建的镜像发布到一个仓库中。
- Docker Compose:一种工具,用于定义和运行由多个Docker容器组成的应用程序。
- Swarm模式:Docker原生的集群管理和编排工具。
- Kubernetes:另一个流行的容器编排工具,提供强大的自动化和扩展功能。
- Pod:Kubernetes中最小的可部署单位,它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容器,并共享网络和存储资源。
- ReplicaSet:Kubernetes中用于管理Pod副本数量的控制器对象。
- Service:在Kubernetes集群内公开访问Pod的抽象层,负责将请求路由到正确的Pod上。
- Deployment:在Kubernetes中定义如何部署、升级和回滚应用程序版本的对象。
- Helm:基于Kubernetes进行包管理和部署的开源项目。
- Istio:一种服务网格解决方案,为微服务提供流量管理、安全性、可观察性等功能。
- Envoy: 一个高性能、通用且可扩展的代理服务器,被广泛用于Istio中作为数据平面组件来处理所有进出服务网格边界之间流量转发任务
- CNI(Container Network Interface) - 容器网络接口规范, 它是定义了容器与主机网络交互方式, 并提供了一套标准的API
- CRI(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 - 容器运行时接口规范,它是定义了容器与底层操作系统交互方式, 并提供了一套标准的API
- OCI(Open Container Initiative) - 开放容器倡议组织,该组织通过制定开放容器规范来促进容器技术的发展和创新。
- CNCF(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 云原生计算基金会,致力于推动云原生技术和开源项目的发展。
- Harbor: 一个企业级Docker Registry管理工具,可以用于存储、管理和分发Docker镜像。
- Jenkins:一个流行的CI/CD工具,可用于构建、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到Docker中。
- GitLab CI/CD:GitLab集成的CI/CD工具,可以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到Docker中。
- Nexus Repository Manager: 一个强大的仓库管理器,支持多种包类型(例如Maven、npm等),并可用于存储、管理和分发Docker镜像。
- Docker Hub:Docker官方提供的公共镜像仓库。
- GCR(Google Container Registry): Google提供的云端私有Docker镜像仓库服务。
- ECR(Amazon Elastic Container Registry): Amazon AWS提供的云端私有Docker镜像仓库服务。
- Azure Container Registry:微软Azure提供的云端私有Docker镜像仓库服务。
- Rancher: 一个开源的容器管理平台,可以用于管理和编排Kubernetes、Docker Swarm和Mesos集群。
- Docker Swarm:Docker原生的集群管理和编排工具。
- Mesos:一种分布式系统内核,可用于管理多个计算机上运行的应用程序,并将其作为单个整体来管理。
- DC/OS(Datacenter Operating System): 基于Mesos构建的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快速部署和管理大规模应用程序。
- Nomad: 一个轻量级且易于使用的容器编排工具,支持多种操作系统、虚拟化技术和云服务提供商。
- Helm Chart: 一个基于YAML文件格式的包描述文件,用于定义Kubernetes应用程序所需的所有资源(例如Pod、Service、ConfigMap等)及其依赖关系。
- Kubeconfig: 一个配置文件,包含了访问Kubernetes API服务器所需的所有信息(例如API服务器地址、CA证书等)。
- Ingress Controller: Kubernetes中负责将外部流量路由到正确后端服务或Pod的组件。
- kubectl: Kubernetes命令行工具,可用于与Kubernetes API服务器进行交互,并执行各种操作(例如创建、删除和修改资源)。
- Operator: Kubernetes中一种自动化管理资源的机制,通过将运营知识和最佳实践编码为软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
- Harbor Notary: 一个基于Notary开发的镜像签名工具,可以用于对Docker镜像进行数字签名并验证其完整性和来源。
- Podman: 一个替代Docker的容器引擎,支持使用Rootless模式运行容器,并提供更好的安全性和兼容性。
- BuildKit: Docker原生的构建引擎,支持快速且高效地构建Docker镜像,并可与其他构建系统集成。
- Skaffold: 一个流行的开发工具,用于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应用程序到Kubernetes中。
- Kaniko: 一个Google开源的镜像构建工具,可在不需要特权访问或守护进程权限下进行快速而安全地构建Docker镜像。
- Kustomize:Kubernetes官方推荐的配置管理工具,用于管理多个环境下复杂应用程序所需的各种配置文件。
- Tekton Pipelines:一个云原生CI/CD框架,用于定义、运行和管理Kubernetes上基于容器的CI/CD流水线。
- Crossplane:一个开源的云原生基础设施自动化平台,可用于管理多个云服务提供商和Kubernetes集群。
- Kubeflow: 一个基于Kubernetes构建的机器学习平台,可用于部署、管理和运行大规模深度学习工作负载。
- Knative: 一个由Google推出的开源项目,旨在简化容器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并提供强大的自动扩展和事件驱动功能。
- OpenShift:一种基于Kubernetes构建的企业级容器应用程序平台,支持快速且安全地构建、部署和运行应用程序。
- Docker Machine:一个Docker官方提供的命令行工具,可以用于创建和管理本地或远程主机上的Docker环境。
- Portainer: 一个易于使用且功能强大的Docker图形用户界面(GUI)工具,可帮助用户轻松地管理本地或远程Docker环境。
- Ansible Container:一个基于Ansible构建的容器编排工具,支持通过Ansible Playbooks来定义Docker镜像构建过程。
- Packer: 一个跨平台的开源镜像构建工具,支持生成多种虚拟化格式和云平台所需的镜像文件。
- Dockerize: 一个轻量级的工具,用于将应用程序打包为Docker镜像,并提供可在容器中运行的配置文件。
- Pod-to-Pod通信:Kubernetes中通过服务发现和DNS解析机制实现Pod之间相互通信。
- Sidecar模式:一种常见的容器设计模式,其中一个或多个辅助容器(即Sidecar容器)与主要应用程序容器运行在同一Pod中,并提供额外的功能和服务。
- 健康检查:一种用于检测应用程序状态和可靠性的机制,在Kubernetes中由Liveness Probe和Readiness Probe两种类型实现。
- Liveness Probe: 一种健康检查机制,用于确定容器是否正在运行并响应请求。
- Readiness Probe: 一种健康检查机制,用于确定容器是否已准备好接收流量。
- 容器化架构:一种基于容器技术构建的软件架构,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交付新功能、更高效地使用资源并提高可靠性。
- 微服务:一种以小而独立的服务单元组成的软件架构风格,旨在提高应用程序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 DevOps: 开发人员与运维人员之间紧密协作,并利用自动化工具和流程来提高应用程序交付的速度和质量。
- CI/CD: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和持续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Deployment)的缩写,是一种将自动化构建、测试、部署和监视过程与软件开发流程紧密结合起来的方法。
- 虚拟机:一种虚拟计算机环境,可以在物理计算机上运行多个独立的操作系统实例。
- 容器编排:一种自动化容器管理和部署技术,可用于协调多个容器之间的通信和依赖关系,并确保它们在不同主机上正确地运行。
- 分布式应用程序:一种由多个组件组成并分布在多个计算机或服务器上的应用程序。
- 负载均衡:一种将流量分配到多个服务器或容器之间以提高性能和可靠性的技术。
- 自动扩展:一种根据负载情况自动增加或减少资源(例如CPU、内存、存储等)以满足应用程序需求的技术。
- 云原生:一种基于云计算架构设计模式构建应用程序的方法,旨在提高应用程序可移植性、弹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
- 容器化应用程序:一种通过容器技术将应用程序打包成轻量级、可移植且易于部署的形式,以提高应用程序交付速度和可靠性的方法。
- 镜像仓库:存储Docker镜像的地方,可以公开或私有,并支持多种访问控制方式。
- 云计算:一种基于网络的计算模型,允许用户通过互联网访问各种计算资源(例如存储、处理能力等)来完成各种任务。
- IaaS(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一种云服务模型,提供基础设施层面的计算资源(例如虚拟机、存储、网络等),以便用户自行构建和管理其应用程序环境。
- 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 一种云服务模型,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环境(例如操作系统、数据库、Web服务器等)以简化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
- 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 一种云服务模型,提供软件应用程序作为一个服务(例如电子邮件、在线文档编辑器等)以便用户直接使用而无需自己进行安装和维护。
- 虚拟化技术:一种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lang.0voice.com/?id=4941
发表列表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