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缓存击穿和缓存雪崩是两种不同的缓存问题,它们的原因和影响也有所不同。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1. 缓存击穿(Cache Breakdown)
定义:缓存击穿是指某个热点数据在 Redis 中失效,导致大量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造成数据库瞬时压力过大。
场景:通常发生在某个特定的 key 在高并发情况下失效(如过期),并且很多请求同时到来,而这些请求会同时去查询数据库。这可能会导致数据库瞬间负载过高。
解决方法:
- 互斥锁:在第一个请求查询数据库之前加锁,其他请求等待。
- 设置合理的过期时间:可以对热点数据进行提前预热或使用滑动过期策略。
- 使用 null 值防止重复查询:如果缓存中没有数据,可以将 null 值写入缓存一段时间,以避免后续查询直接打到数据库。
2. 缓存雪崩(Cache Avalanche)
定义:缓存雪崩是指多个 key 在同一时间点失效,导致大量请求直接访问数据库,从而造成系统无法承受的压力。
场景:通常发生在一段时间内大批量的数据都设定了相同的过期时间,比如大量用户使用同一接口,在同一时间刷新或者同时到达一个峰值流量。这样就会导致这些数据同时失效,使得所有请求都集中到后台服务上。
解决方法:
- 随机过期时间:为每个 cache 的有效期增加一定范围内的随机数,避免全部同时失效。
- 预热机制:在系统启动或者维护期间,主动加载一些重要的数据到 cache 中,以降低高峰时段对数据库的冲击。
总结
简而言之,缓存击穿是针对单个热点数据失效引起的问题,而缓存雪崩则是由于多个数据集中失效引起的问题。它们虽然都会造成对后端数据库的大量压力,但产生原因和应对措施有所不同。在设计系统时,需要考虑这两种情况,以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