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BLOG

static int Bytes2Image(CImage& image, const std::string& strBuffer) { BYTE* pData = (BYTE*)strBuffer.c_str();//TODO:存入Image HGLOBAL hMem = GlobalAlloc(GMEM_MOVEABLE, 0); if (hMem == NULL) { Sleep(1); TRACE("内存不足\r\n"); return -1; } IS...

这段代码是一个C++静态函数 Bytes2Image,它的作用是将字节数据(以字符串形式存储)转换为图像对象 CImage。下面是对代码的逐行分析和解释。

代码分析

static int Bytes2Image(CImage& image, const std::string& strBuffer)
  • 定义了一个名为 Bytes2Image 的静态函数,接受两个参数:一个引用类型的 CImage 对象和一个包含字节数据的字符串 strBuffer
BYTE* pData = (BYTE*)strBuffer.c_str(); // TODO:存入Image
  • 将字符串的数据指针转换为 BYTE* 类型,以便后续处理。这些数据将在后面写入到图像中。
HGLOBAL hMem = GlobalAlloc(GMEM_MOVEABLE, 0);
if (hMem == NULL)
{
    Sleep(1);
    TRACE("内存不足\r\n");
    return -1;
}
  • 分配全局内存块。如果分配失败,则打印调试信息并返回 -1。这里使用了 Sleep(1) 是为了让系统有时间释放一些资源,也许是一种简单的重试机制。
IStream* pStream = NULL;
HRESULT hRet = CreateStreamOnHGlobal(hMem, TRUE, &pStream);
if (hRet == S_OK)
  • 创建一个基于全局内存的流对象 (IStream)。如果创建成功,将继续执行后面的代码。
ULONG length = 0;
pStream->Write(pData, strBuffer.size(), &length);
  • 将字节数据写入到流中。写入的数据长度为 strBuffer.size()
LARGE_INTEGER bg = { 0 };
pStream->Seek(bg, STREAM_SEEK_SET, NULL);
  • 重置流的位置,使其指针回到开头,以便之后读取图像数据。
if ((HBITMAP)image != NULL) image.Destroy();
  • 如果图像对象已经存在有效的位图句柄,则销毁当前图像,以确保不会发生资源泄漏或重复加载的问题。
image.Load(pStream); // 服务端打开cmd按两下回车,会发生断言,因为没有对image进行destroy。
  • 从流中加载图像到 CImage 对象。如果之前未销毁旧的图像,这里可能会导致断言失败,因此在此处注释提醒开发者注意这一点。

总结

该函数负责将一段以字符串形式提供的原始字节转换成图像,并利用 Windows 的 GDI+ 和 COM 接口来处理内存与流。它在处理时考虑到了资源管理,确保不会因为重复加载而导致的问题。然而,在调用时需要确保传递给它的数据是有效且可以正确解析为图像格式(如 BMP、JPEG、PNG 等)。这段代码中的错误处理也较为简单,可以考虑加入更细致的信息反馈与异常处理逻辑。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本站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golang.0voice.com/?id=22012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列表
游客 游客
此处应有掌声~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3007537140

上班时间: 10:30-22:30

关注我们
x

注册

已经有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