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定义了 BottleneckCSP 类的代码。该类继承自 nn.Module,用于实现 CSP Bottleneck 结构。
构造函数 __init__
接受六个参数:
c1
:输入通道数(input channel)c2
:输出通道数(output channel)n
:重复的次数(number of repetitions)shortcut
:是否使用快捷连接(shortcut connection)g
:分组卷积中的分组数(number of groups in group convolution)e
:扩张因子(expansion factor)
在构造函数中,首先根据扩张因子 e 计算隐藏通道数 c_,即输出通道数 c2 的一半。
然后创建四个卷积层对象 self.cv1、self.cv2、self.cv3 和 self.cv4。其中 self.cv1 用于进行 1x1 卷积,将输入通道数 c1 转换为隐藏通道数 c_;self.cv2 和 self.cv3 都进行 1x1 卷积,将输入通道数 c1 转换为隐藏通道数 c_;self.cv4 进行 1x1 卷积,将拼接后的特征图通道数转换为输出通道数 c2。如果需要使用分组卷积,则设置 g 参数。
创建 BatchNorm 层对象 self.bn 和 LeakyReLU 激活函数对象 self.act。
最后创建一个序列模块 self.m,并在其中按照重复次数 n 创建 Bottleneck 类的实例。
forward 方法用于前向传播,接受输入 x,并返回处理后的结果。 具体流程如下:
- 将输入 x 经过 self.cv1 进行特征变换,并将结果通过 self.m 多次进行 Bottleneck 结构处理,得到中间特征图 y1。
- 将输入 x 经过 self.cv2 进行特征变换,得到辅助特征图 y2。
- 将 y1 和 y2 拼接起来,并通过 self.bn 进行批归一化处理。
- 将拼接后的特征图经过激活函数 self.act 处理。
- 最后通过 self.cv4 对处理后的特征图进行一次 1x1 卷积,得到最终输出。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