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给定的代码片段和输入参数 “LP2_CM2”,我们来逐行分析:
STR_SEPERATE_CHAR(PROGRAM_ARGUMENT_READ(), '|', cPmName, ELSE, 64);这行代码会从名为 PROGRAM_ARGUMENT_READ() 的函数中读取参数,并按照竖线 ‘|’ 进行分割。然后将第一个分割出的子串赋值给变量 cPmName。
假设 PROGRAM_ARGUMENT_READ() 返回的参数是 “LP2_CM2|OtherArgs”,则此时 cPmName 的值会被分配为 “LP2_CM2”。
STR_SEPERATE_CHAR(cPmName, '_', cPmName, cFuncHead, 64);这行代码将对变量 cPmName 执行下划线 ‘_’ 分割操作。第一个分割出的子串仍然赋值给变量 cPmName,而第二个分割出的子串则被赋值给变量 cFuncHead。
由于之前已经将 cPmName 赋值为 “LP2_CM2”,所以在此步骤后,cFuncHead 的值也会被设置为 “CM2”。
LPNum = Ext_Int_From_Str(cPmName, 2, strlen(cPmName) - 2);这行代码调用了一个名为 Ext_Int_From_Str 的函数(未提供具体实现),该函数用于将字符串转换为整数。它接受三个参数:源字符串、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不包括)。在此例中,它会将 cPmName 字符串从索引位置 2 开始到倒数第二个字符(不包括首尾两个字符)之间的部分转换为整数,并将结果赋值给变量 LPNum。
由于 cPmName 的值是 “LP2_CM2”,所以这行代码执行后,LPNum 的值将被分配为 2。
_GET_ALM_START_NUM(cPmName)是一个宏定义或函数调用,根据其名称推测可能用于获取 cPmName 字符串中的告警起始数值。具体实现细节未提供。
综上所述,在输入参数 “LP2_CM2” 的情况下:
- 变量 cPmName 将被分配为 “LP2_CM2”。
- 变量 cFuncHead 将被分配为 “CM2”。
- 变量 LPNum 将被分配为 2。
- 变量 nAlmBase 的赋值取决于 _GET_ALM_START_NUM 宏定义或函数的具体实现。
内容由零声教学AI助手提供,问题来源于学员提问




